湖南公務員考試申論——讓分論點出彩

分論點作為文章的主體內容,往往體現我們個人的論證能力以及我們的文學素養(yǎng),但是很多同學最大的感受便是沒話可說。論證分論點的時候卻不知道該寫些什么、該如何去寫,寫完分論點段旨句后如何更巧妙地引出案例?小編認為,巧用影響分析法,是一種很好的論證方式。
先來看幾個示例:
例1:
分論點:新機遇,這是最好的時代,“互聯網+”讓生活更美好。
分析:2015年是“互聯網+”的元年,互聯網+戰(zhàn)略的提出為經濟社會的全面發(fā)展打了一針“強心劑”;ヂ摼W成為新業(yè)態(tài)的“鑄造器”,營造大眾創(chuàng)業(yè)萬眾創(chuàng)新的氛圍,讓千千萬萬的創(chuàng)客應運而生,讓億萬人的夢想照進現實,讓草根創(chuàng)業(yè)蔚然成風;互聯網成為新生活的“催化器”,隨著互聯網與一切的結合,互聯網向著智能化、網絡化、數字化邁進轉型,互聯網+教育、互聯網+旅游,互聯網+社區(qū)服務,讓生活更智慧,讓社區(qū)更便捷,互聯網改變了生活,讓生活充滿活力;互聯網還是新政務的“連接器”,通過智慧城市,城市服務無孔不入,從違章查詢、智慧公交、生活繳費、醫(yī)院掛號、政務公開,拉近干群關系,讓政府服務更接地氣,可以說,互聯網給生活增添了新翅膀,讓生活更多彩。
例2:
分論點:新挑戰(zhàn),這也是最危險的時代,“互聯網+”也讓生活更糟糕。
分析:的確,互聯網彷如“忽如一夜春風來”讓我們生活為之一變,仿佛任何事物只有與互聯網掛鉤才能趕上潮流,但物極必反,我們必須清醒地看到互聯網給社會帶來的負面性;ヂ摼W金融的詐騙事件頻頻爆出,互聯網安全飽受詬病;互聯網+購物,物流、售后爆出質量危機同樣成為吐槽“槽點”;互聯網+交通,雖然帶來便利,但搶單、壟斷、安全性、一哄而上、缺乏規(guī)范也常常讓我們膽戰(zhàn)心驚;而互聯網在文化碎片,概念濫用等諸多危機上,都應該更加清醒,互聯網不應該是浮夸的概念,要承認互聯網帶來的風險,理性慎重對待這把雙刃劍,不可用力過急過猛,不可急于求成,要沉住氣,把“互聯網”內功練好。
可以看出,影響分析法的關鍵就在于進行一定的影響分析。其中影響分析可以從積極方面和消極方面入手,下面具體從影響分析法的基本思路上介紹一下。
基本思路:
分論點+過渡句+案例現象+影響分析+總結觀點
也就是說確定好分論點以后,可以先選擇一個過渡句,然后對引出的案例進行影響分析,這樣一來對我們的案例也就有更多想說的話了,最后總結觀點。
例一:
題目:請你結合對全部給定資料的理解與思考,圍繞“引導農民增強學法尊法守法用法意識”,自擬題目,寫一篇論文。
分論點:提升農民法治意識,引導農民守法!痉终擖c】
分析:法律是規(guī)矩,是準繩,是任何人不可逾越的紅線!具^渡句】從農民知法犯法濫用農藥,到領導干部帶頭套取國家土地補償款,再到村務不公開不透明!景咐窟@些農村亂象的背后反映出農民缺乏法治素養(yǎng),法治意識淡薄,并且村干部存在人治思想,以權壓法、以權代法!驹蚍治觥块L此以往,會讓農民受到損失,讓農村陷入無序狀態(tài),讓農村成為法外之地,成為執(zhí)法的盲點,也會阻礙社會法治的進程。【影響分析】因此,要引導農民守法,就要做好普法工作,引導村干部做好表率模范作用,讓農村法治再上新臺階。【總結觀點】
從分析中可以發(fā)現,我們通過對“農民法治意識”的消極影響的分析,從農民個人到整個農村再到整個社會進行影響分析,使我們的論證更加的充分,有說服力。
例二:
題目:英國詩人約翰·多恩說:“沒有人是一座孤島,可以自全,每個人都是大陸的一片,整體的一部分。”請結合你對這句詩的理解,以“連接”為切入點,聯系實際以及給定資料,自擬題目,寫一篇議論文。
分論點:互聯網社會連接了萬物但仍需守住接口!痉终擖c】
分析:要正確看待網絡時代個人與社會的關系!具^渡句】進入現代社會,個人成為原子化的個體,孤獨感,無助感,迷茫感增強。借助網絡,個人更好地找到了同類,更好地表達自我,紓解情緒,“醫(yī)聯”APP正是基于此。這有助于增強社會集體觀念,強化集體意識,助力社會和諧。然而,也正是基于這樣的邏輯,網絡時代的輿論引導卻也顯得至關重要。【案例+影響分析】無數網民突破時空、年齡、性別、階層、職業(yè)等各種障礙聚集在一起,不斷強化思維方式、價值理念,也可能會產生偏差,形成“烏合之眾”效應,影響社會穩(wěn)定。【案例+影響分析】也正是在這個意義上,加強網絡輿論引領才顯得至關重要!究偨Y觀點】
運用“醫(yī)聯”APP的例子,通過影響分析法,從積極與消極方面更加形象的道出互聯網與當代社會的聯系緊密,進而強調需要做好網絡輿論引領。
影響分析法的優(yōu)勢在于能讓論證顯得更形象、更有創(chuàng)意,雖然我們在論證的時候更有話說,在實際運用的時候需要結合合適的案例去充分論證以及進行深度的思考,這需要我們平時注意積累案例,對時下熱點內容以及經典案例多思考、多練習。






點擊分享此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