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湖南公務員考試申論熱點:“花錢買外資”式招商何時能洗洗睡
申論部分不僅要多關注社會熱點,更重要的是勤動筆練習,并使用適當的教材提升自己,2017年湖南公務員考試用書中申論部分主要提供對申論的全面認識、提升申論應試能力、申論的應用文寫作以及相應真題演練,能夠助備考者一臂之力,切實增加申論科目分數。
仔細研讀下文>>>2017年湖南公務員考試申論熱點:“花錢買外資”式招商何時能洗洗睡
據報道,為完成“招商引資”任務,淮安市部分基層政府主導,通過“當地能人”(生意人)組織境外美元,以招商引資投資款名義打入政府指定企業(yè)的賬戶,經官方虛假驗資結匯后,將等值人民幣以工程款、設備款等名義返還給出資方,并給予豐厚獎勵。據法院判決資料,到目前,已知淮安市至少有31家基層政府主導參與事件,涉及資金人民幣數十億元。
招商引資造假亂象,已是屢遭曝光。今年7月,還有媒體曝光了部分省市的“招商作秀”:項目重復簽約、虛報簽約項目數量等。如果說這些是“擺拍”,那花錢買外資的手法則像玩“大變活人”,也是更復雜的“作假做全套”的一條龍操作:讓錢來一趟“境外游”,再回到指定賬戶上,變成所謂“外資”……看起來是資金空轉,可就在這類似白手套的玩法中,涉事政府、資方、“能人”能你好我好大家好、利益均沾。
問題是,“買外資”的錢是財政掏的,在100萬美元“外資”售價17萬元人民幣的戲碼下,留下的爛賬還得民眾埋單:九三學社中央經濟委員會副主任龔震在專門赴當地調研后“保守估計”,當地2010年至少5億美元到賬外資是買來的,買外資一年花銷至少8500萬元。
若非2013年央行反洗錢中心監(jiān)測到當地企業(yè)非法結匯,這出欺上瞞下的騙局何時會被扒出,還是個問題。眼下多名“能人”已被判非法經營罪,可在“買外資”的利益鏈上,這些掮客多是潛規(guī)則的執(zhí)行者。
要從嚴溯責,顯然不可漏掉造假鏈上的每一環(huán),包括主動買外資的基層政府責任人。依照我國《統(tǒng)計法》、《統(tǒng)計違法違紀行為處分規(guī)定》,這已涉嫌“統(tǒng)計領域最大的腐敗”,甚至構成濫用職權或玩忽職守中“致使公共財產、國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損失”的犯罪要件。遺憾的是,公開渠道顯示,被追責的迄今只有那幾名掮客。
為遏制招商造假,據查江蘇省商務廳2013年還下發(fā)了《外商投資實際到賬統(tǒng)計工作指引》,要求采用與外管局一對一確認和人工比對程序,增加“實收資本印花稅憑證”和“當期繳納社保憑證”證明材料等,收緊了對外資統(tǒng)計的監(jiān)管。
但“花錢買外資”,本質是招商指標向下逐級攤派模式的衍生物。只要被攤派的招商重負不改,地方“買外資”沖動就難避免。據了解,2012年當地某縣給每個鄉(xiāng)鎮(zhèn)下達2000萬美元外資到賬任務,但全縣總計完成率不足15%。尋求提供美元注資的基層政府基本囊括了該市主要區(qū)縣,也就不難理解。
如今當地買外資病象,因幾人被判刑后于近期上訴引發(fā)聚焦,該現象到底是當地已祛的舊疾,還是仍有增量,還不好說。但龔震稱,自己調研后,淮安市官員反映買外資現象有所收斂,但仍未根除。更要看到,此前有媒體報道,“外資買賣”在全國很多地方都開花,有些地方還出現了專業(yè)做該業(yè)務的中介。
招商造假,問題就擺在那,要讓“花錢買外資”病象盡早終結,答案也挺明了:調整招商引資考核評估體系。這不是說招商引資不重要,像美國等發(fā)達國家也很重視招商引資,但人家“重視”的著力點,是形成涵蓋招商、建設、投產全過程的“保姆服務”。說到底,對地方政府考核體系的權重,應多放在招商急需的良好營商環(huán)境構筑上,更注重是否“栽好梧桐樹”,而非光要求引來多少“鳳凰”。
更多湖南公務員考試資料及復習技巧,請參閱最新批次的湖南公務員考試用書
更多湖南公務員考試資料及復習技巧,請參閱最新批次的湖南公務員考試用書
推薦閱讀
湖南公務員考試:申論熱點時評匯總 點擊分享此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