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湖南公務員考試申論熱點:清華教師被騙1760萬 輿論為何“歪樓”
申論部分不僅要多關注社會熱點,更重要的是勤動筆練習,并使用適當的教材提升自己,2017年湖南公務員考試用書中申論部分主要提供對申論的全面認識、提升申論應試能力、申論的應用文寫作以及相應真題演練,能夠助備考者一臂之力,切實增加申論科目分數。
仔細研讀下文>>>2017年湖南公務員考試申論熱點:清華教師被騙1760萬 輿論為何“歪樓”
8月30日,網傳一則“警情通報”稱,清華大學一老師被電信詐騙人民幣1760萬元。北京市海淀警方當晚10點30分通報稱,已經介入調查,正在全力開展工作。
看到這條新聞,你首先會想到什么?瀏覽網友跟帖可以發(fā)現(xiàn),多數網友不是同情該教師的不幸遭遇,而是對被騙金額頗感興趣,甚至追問一名老師為何有如此多的現(xiàn)金。
如果只是單純好奇,倒還罷了,但是一味質疑該教師有這么多錢,就把關注點跑偏了。被騙1760萬元,確實有諸多新聞看點,但事件本是老師被騙,電信詐騙再添惡例。無論被騙1000元還是被騙1000萬元,譴責的矛頭都應該對準惡貫滿盈的電信詐騙,并且弄明白為何清華大學的教師也栽在騙子手里。
能在中國頂尖名校從教,智識一般沒有問題,卻中了騙子圈套,足以說明騙子善于設置陷阱。此前,不少人指責因電信詐騙上當的人“愚蠢”,清華教師受騙的案例告訴人們,聰明人也可能被騙。騙子讓人防不勝防,誰也無法保證自己不被騙。
不指責騙子狡黠,卻批判被騙者愚不可及,屬于打錯了板子;不去譴責騙子制造罪惡,卻質疑清華教師哪來那么多錢,讓人想到魯迅的一段話,“遭劫一次,即造成一群不辱的烈女,事過之后,也每每不思懲兇,自衛(wèi),卻只顧歌詠那一群烈女。”荒謬的邏輯很相似。其實,我們最需要思考的是如何逞兇,如何抓住騙子。
被騙清華教師的錢究竟從何而來?據報道,被騙老師今年53歲,住在北京藍旗營小區(qū)8號樓。一些清華師生稱,“其實這是被害老師的賣房款,要不誰有那么多現(xiàn)錢?”“剛賣了房子,被騙子以手續(xù)不全涉嫌偷稅及詐騙為借口行騙。”如果此說屬實,就能解答該老師何以有那么多錢。北京房價高,被騙老師所住的藍旗營小區(qū)房價尤高,一套房子數百萬、上千萬都有。
騙子何以得逞?他是怎么知道該老師賣房的?如今精準詐騙,難道沒有幫兇?我們常說騙子神通廣大,其實他們并不神,之所以如此“厲害”,是在于他們已經規(guī);、產業(yè)化,通常是團隊作戰(zhàn),且有一些機構當幫手,清楚掌握了被騙者的核心信息。在信息不對稱的情況下,他們當然容易得手。為此,如果不把將騙子及其幫手一網打盡,就不可能起到真正的懲戒作用。
更多湖南公務員考試資料及復習技巧,請參閱最新批次的湖南公務員考試用書 推薦閱讀
湖南公務員考試:申論熱點時評匯總 點擊分享此信息:
